在之前的一篇关于递归的文章中,曾经介绍过两部关于数学的精彩科教片,分别是:

以上两个是它的官网,里面也有视频,不过链接中好像没有给出中文版的,而且视频好像是托管在 youtube 上。

国内要观看可以到优酷等视频站上去搜索。

这两个系列是法国人所制作的,有时不得不感慨,这些外国人对于数学才是真爱,他们对于数学的科普也是非常的重视。

我一直有一个观点,对于普通人而言,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乏知识,知识甚至是大量过剩的;真正缺的是对于这些已有知识的一个良好展现。

知识的原创当然也是很重要,但对于存量知识的再加工及演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,尤其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。

我觉得这两部片子充分的展示了新技术(尤其是 IT 方面)在展示这些抽象知识方面的优势。没错,制作这些东西是很难的,但或许这正是它们的价值所在。

Java 语言中一个字符占几个字节?

一个字符占几个字节? 很多人喜欢问这个问题, 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糟糕的问题, 因为它缺乏了必要的前提...

这是一个来自知乎上的问题,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7562173 , 提问者问:

Java 中理论说是一个字符(汉字 字母)占用两个字节. 但是在 UTF-8 的时候 new String("字").getBytes().length 返回的是 3 表示 3 个字节 小白求回答. .

严格地讲,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, 因为它缺少了前提, 在我的回答中我也强调了这一点, 回答具体如下:

首先, 你所谓的"字符"具体指什么呢? 如果你说的"字符"就是指 Java 中的 char, 那好, 那它就是 16 位, 2 字节.

如果你说的"字符"是指我们用眼睛看到的那些"抽象的字符", 那么, 谈论它占几个字节是没有意义的.

具体地讲, 脱离具体的编码谈某个字符占几个字节是没有意义的.

继续阅读

其实人肉搜索就是发动众人一起来搜索的意思,人肉就是人.

至于为什么叫人肉,我认为这个概念是对应“机器”而言的,打个比方说吧,一个播音员和一个喇叭,播音员是人,而喇叭是机器,你可以称喇叭为机器播音员,你同样也可以称播音员为“肉喇叭”!所谓的“肉”即是“人”。

回到搜索上,一般的搜索都是通达搜索引擎来完成,搜索引擎就是一机器,也就是靠机器来搜索,而人肉搜索靠的是人找人、人问人、人碰人,靠的是众多“人肉”们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机器去找到所需的信息,这其中可能有人知道内幕,但实际上很多人还是用搜索引擎在搜索,但毕竟”众人拾柴火焰高“嘛,而且别人的搜索技术也许比你更娴熟,所以找得更快。

其实这里的“肉”就是“人”的意思。如果这样你还不能理解,那我只好说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了。

教育的一个大问题——如何让同学们别睡着?

Peter Norvig 在他的 TED 演讲中《容纳十万人的教室》谈到他在教授“人工智能入门”课程时,说他突然想到:“虽说这门课的主题内容是非常高级的并且现代的,但是教授方法却非如此。实际上。我基本上用了和 14 世纪教师一样的方法来上课,课本,站在讲台上的智者,以及**在后排睡觉的同学们,**就跟今天一样……”

image